传统的白酒生产一般以高粱、玉米、小麦、稻谷(糯米)及豌豆为原料。不同的地缘文化形成不同的白酒流派,这一点也反映在酿酒用粮的选择上。有的仅以高粱为原料,称单粮型;有的以三种甚至五种粮食为原料,称多粮型。而小麦作为制曲原料,各厂均有采用,今朝酒单粮型和多粮型都有生产。原料原料处理主要是粮食粉碎,磨碎后的优质高粱等,增加了糖化剂(曲药)等对淀粉的接触面,使其充分糖化,有利于发酵,显著提高出酒率。
发酵是白酒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由淀粉向乙醇的转化和白酒独特风味(香味特征)的形成都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生香靠发酵”指的就是发酵是决定白酒品质的关键。浓香型白酒的发酵在泥酵(老窖)中进行,泥窖是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的典型特征,也是形成浓香型特色的奥秘所在。所谓“百年老窖”并非指酒珍藏有好多年,而是说发酵的窖池已有很久远的年代。因为自然条件下窖池内的窖泥要成熟9~10年,才能生产合格的浓香白酒,而年代越久所产酒越香醇。现代人工老窖技术已能模拟和创造适宜的微生物生存环境,使新搭建的窖池也能生产合格的产品。已故的白酒泰斗周恒刚在培养人工窖泥上对中国的白酒事业做出过特殊贡献,他曾四次驻进今朝酒业,专门研究今朝酒窖泥的培养,破解了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难题,成为今朝酒业“金不换”的技术优势。
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奇葩,而续渣(糟)配料也是其中典型的特征之一。白酒谚语“百年老窖万年糟”指的就是浓香白酒种的两大绝技。将发酵好的糟醅取出同准备投入的新原料粮一起混合,并同时调整好水份、酸度、淀粉含量等工艺指标,经蒸煮、蒸馏加入曲子后进入下一轮发酵。因为总有大部分糟醅滚入下一轮发酵,周而复始故有“万年糟”之说,而这也是形成浓香白酒独特风味的关键技术之一。
